【中三選科 101】中國文學

「文學等於第二個中文科?」

「文學是否只需要背誦就可以考到理想成績?」

在提起文學科的時候,相信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好奇它和中文科的分別。由於修讀的人數較少,社會上普遍對其的認識都較為片面。

本次的「中三選科 101」便收集了文學科的基本資訊和就讀完這一科後的親身經歷,以此來回應大眾對它的好奇和誤解。

同時亦希望能藉此填補文學科在網上的資訊空缺,令大家在選科的時候有多一點資訊作參考。

中國文學的 DSE 考核總共分為三個部分:

試卷一 :文學創作

在卷一中,考生會收到兩條題目。考生須從中選出一條題目,並在兩個小時内創作,文白不拘,字數不限。

image 9 – 迴享 Recurso
中國文學 2022 卷一 第五級示例
以上圖片內容節錄自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中國文學 考生表現示例
試卷二 :文學賞析

在整個高中課程中,修讀文學的學生需要熟讀從先秦時期到近代的 28 篇指定篇章,當中包括《詩經》《齊桓晉文之事章》以及魯迅的作品《藥》等等。同學亦須嘗試從以下四方面來掌握文學學習的基礎知識:

各種文類的起源流變及作品的題材

各種文類的基本特徵及主要的表現手法

代表作家作品的風格特色及其主要影響

文學評論文學創作的常用術語

在考試的時候,考生需要就著指定篇章以及伴讀篇章展開賞析與論述,包括分析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作品的意蘊藝術手法風格等。全卷分為四題,而考生需要在兩個小時中選擇兩題來作答。

校本評核:創作練習

文學的校本評核内容為文學創作,同學需要在以下四類文體中作出選擇,然後完成創作練習:

散文

詩歌

小說

戲劇

任課教師會按照當年的評核指引選取部分練習成績交予考評局。

2024 及 2025 的校本評核要求均有不同,同學可參閲考評局的評核大綱作更詳細的瞭解。

疑難排解 Q&A

文學有很多内容需要背誦?

不能否認修讀文學這一科需要一定的背誦能力以及恆心

正如前文提到,文學總共有 28 篇指定篇章需要熟讀。而指定篇章已涵蓋了先秦到近代的各種文體和文學風格。背誦指定篇章的目的在於令我們在進行文學賞析與評論的時候不會出現空中樓閣的現象

Passage – 迴享 Recurso

雖然看上來 28 篇這個數字有點嚇人,但事實上每一篇作品的長短不一,如會有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詩,較易於記憶;也會出現有一定長度的作品,如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並序》,韓愈的《進學解》。

就整體而言,指定篇章的出題規律有跡可循,同學可以在掌握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再根據該年的規律來分配詳讀和略讀的比例,以在公開考試的卷二中獲得理想的成績。

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同時選擇會有協同效應嗎?

當然!

首先在中國歷史方面,必修內容中的甲部包括了春秋戰國時代,當中便必然會提及到「百家爭鳴」這個部分。而文學課程中會讀到不同的學說以及那個時代的人物故事,如《齊桓晉文之事章》,關於以民為本,以仁愛治國的思想和《蘇秦約縱》。兩者結合之下同學能更全面地瞭解到不同學說的主張,其代表人物的想法,對於在文學和中史的公開考試中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image 10 – 迴享 Recurso

同時,在文學的課程中會教授到近代的新詩如聞一多的《死水》。若是同時修讀中史的話,由於必修部分的乙部會講述近代的外憂內患以及軍閥混戰等社會現況,因此在閱讀作品的時候便更能結合在中史學到的背景進一步理解詩人的絕望以及各種意象背後的意義

中國文學和英語文學同時選擇會有協同效應嗎?

在英語文學方面,雖然各自修讀的内容不一,如英國文學會讀到Novels、Plays、Films、Poetry 以及 Short Stories,而考核的方式也有一定分別。但事實上,基礎的文學分析與賞析技巧都是通用的

image 11 – 迴享 Recurso

以教育局所寫的《課程及評估指引》所提到的内容為例,修讀中國/英語文學的同學們都需要掌握文學作品的比較,文字運用和表達能力。這些能力不會因爲修讀的篇章或語言不同而消失。相反,同學在同時修讀這兩科的時候或會因眼界的開闊以及廣泛的閲讀使背後的分析和思辨能力有所增加

在創作方面,由於英語文學與中國文學的表達手法與取材方面都各有優點,也各有不同。當同學能更廣泛地吸收來自各地文學作品的精華時,也能激發靈感提升創作能力

中國文學和中文是一樣的嗎?

絕對不是。

從課程編排的角度來看,中文更集中在掌握指定篇章的基本背景以及基礎的理解,如作者寫作的原因,背景,當中想要帶出的道理和看法;以及學會一定程度的文言文閲讀方法

而文學則是在掌握了基本的語文能力之上,進一步從課程中學會賞析及鑒賞技巧

以以下詩句為例:

春風又綠江南岸

同學在修讀文學課程後,便會學會如何集中分析字句。如當中的「綠」一字在文句中如何體現到凝練的作用,著色字又對作品有甚麼的效果等等。

而在寫作方面,中文作文中的記敘抒情講求明顯的「起、承、轉、合」,在貼題的同時有深層次的立意,運用不同的修辭技巧;若是議論文便須進一步的旁徵博引,體現考生知識的廣度

但在文學作文中,則更講求「創意」以及「想象力」。當中的創意並非單純指誇張而又不實的虛構内容,而是更在於能否「以小見大」。以敏銳的視角在平凡至極的日常中取材,再透過不同的處理技巧,如嘗試以死物的視角來講述故事,表現出獨特的想象力以及對於人與人之間各種感情與關係的理解能力。不一定需要很宏大的主題來體現深刻的立意,以合適的藝術處理形式呈現的樸素主題或許更能在考試中有更優秀的成績。

   文學創作固然強調創意,但創意不僅表現為虛構、離奇的情節,文章的基本工夫,諸如暢達的行文,嚴謹的理路,也都不可或缺。有些答卷初看意念新鲜,但粗枝大葉,語焉不詳:或語病嚴重,詞不達意,皆未能晉於上品。前面分述兩題表現,已用實例說明基本功夫和創意不可偏廢,茲不贅言。

   其次,不同的主題宜考慮相應的藝術形式,而藝術形式也會反過來塑造主題。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並不能保證作品的文學性,有些内容以樸素的文字表達反更動人。近年頗有考生借鑑成名作者的小說敘事手法,用得其所者,有助拓展視野,但蔚然成風也會流於俗濫。歸根究底,廣泛閱讀,取法前賢,實為研習任何學問的正路。但文學之為物,貴乎觸動心靈,如只如模擬,——無論是電視劇集或文學名著——卻從不嘗試體會、反省自己的生活,寫出來的作品,恐怕不會有此效果。(節錄自中國文學考評報告)

以上是有關高中科目-中國文學的介紹!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透過以下 IG DM 聯絡我們!

參考資料

教育局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 中國文學 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
https://334.edb.hkedcity.net/new/doc/chi/curriculum2015/ChiLit_CAGuide_2015.pdf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中國文學 考生表現示例
https://www.hkeaa.edu.hk/tc/hkdse/hkdse_subj.html?A2&2&9_25

教育局 -《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 Literature in English –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Guide (Secondary 4 – 6) 》
https://www.hkeaa.edu.hk/tc/hkdse/hkdse_subj.html?A2&2&9_25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2025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文學科評核大綱
https://www.hkeaa.edu.hk/DocLibrary/HKDSE/Subject_Information/clit/2025hkdse-c-clit.pdf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2024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特別安排 (於 2023 年 3 月修訂)
https://www.hkeaa.edu.hk/DocLibrary/HKDSE/Subject_Information/clit/2024hkdse-c-clit-ira.pdf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水平參照成績匯報資料套 中國文學
524.72 2340,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c2009